很多小孩在換季變天的時候總是會感冒發燒,感冒后家長看到這么多的感冒藥犯了難,不知道什么是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,秋季來臨,小孩究竟為何容易感冒,這風寒、風熱有何區別呢?本文為大家解答。
一、為何孩子總是容易感冒?
不管小孩子平時看起來多么活潑好動、身體倍兒棒,但一不留神兒就可能感冒、發燒、流鼻涕,被疾病找上門的頻率和成年人之間相去甚遠,原因其實很簡單。兒童時期,孩子缺乏自我保護意識,對環境的溫度難以把握,對冷、熱缺乏準確的認知,也不知道在相應的環境溫度之中要增、減保暖衣物,因此很容易給自己創造受寒、發熱的條件。再加上,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的初期,免疫系統尚未健全,對病原體沒有足夠的抵御能力,因此在同樣的環境中比成年人更容易生病。
二、秋季來襲,兒童感冒要分“寒熱”
不少家長覺得感冒是小毛病,會選擇去藥店買點中成藥給孩子服用。但感冒有寒熱之分,必須對癥下藥,否則只會雪上加霜,加重病情。
兒童感冒是呼吸道感染疾病,有風寒和風熱之分,它們都會引起發熱怕冷、頭身疼痛、鼻塞流涕等癥狀,但是癥狀的偏向和輕重略有不同,也會引起一些比較特殊的癥狀。
風寒感冒:
患兒通常以惡寒、怕冷為主,發熱、喜涼為次,流出的鼻涕偏清澈。此外,還伴隨著咽喉發癢、無汗不口渴、喘息急促、咳嗽聲重、舌苔發白、痰液稀薄顯白等癥狀。
風熱感冒:
患兒通常以發熱、喜涼為主,惡寒、怕冷為次,流出的鼻涕較污濁。此外,還伴隨著咽喉腫痛、有汗口渴、喘息厚重、咳嗽劇烈、舌苔發黃、痰液粘稠發黃等癥狀。
分辨風寒和風熱的關鍵在于咽喉癥狀,一般咽喉發癢就是風寒,咽喉腫痛則為風熱,臨床上還要根據其他癥狀綜合判斷。
三、家長做好4件事,避免孩子反復感冒
孩子太小缺乏基礎的生活自理能力,對外界環境也缺乏抵抗力,想要預防感冒,4個方面要得到保障。
1、合理飲食
兒童飲食要保證營養成分攝入均衡、食材種類的多樣性。在此基礎上,適當增加維生素和蛋白質的補充,可以通過牛奶、瘦肉、雞蛋和魚肉等來補充。此外,要注意飲食習慣和規律的養成,比如:不挑食、不吃生冷和刺激性食物、一日三餐按時吃等等。
2、正確穿衣
兒童穿衣要注意適應溫度,尤其是兒童對外界環境溫度適應力不高,家長要注意觀察。天冷、天熱要及時給孩子增減衣物。
3、注意衛生
衛生習慣要從自我做起,首先家長要引導孩子養成對自身口腔、身體、衣物等保持潔凈的習慣。其次,家里的環境要保證干凈整潔,室內多通風。最后,成年人和兒童接觸也要注意衛生。
4、體格鍛煉
適量的運動可以增加人體活力,增強兒童的抵抗力,提高身體素質,是個不錯的選擇。此外,在戶外進行體格鍛煉還可以讓兒童遠離電子產品,間接減少電子輻射。